訓練總量該怎麼計算?|帶你深入了解各種訓練參數

作者 AllenPhysio

訓練總量

訓練總量需要同時考量到負重重量單組次數總組數等參數。三者乘積就是訓練總量,可以藉此紀錄單次、週、月訓練總量。透過監控訓練總量可以漸進式提升肌肉負荷,達到肌肉成長的目的。

訓練總量 = 負重重量 x 單組次數 x 總組數

參數介紹與選擇

負重重量

一般來說,健身房內重量會以公斤來表示,在記錄時需要特別注意該設備的標記是採計哪個單位。

重量選擇

選擇重量時,針對初學者可以先用試誤法嘗試,每個動作選擇能夠穩定完成 8~12 下之重量,不一定要做到完全力竭但也不至於很輕鬆完成,如此較安全。不建議初學者就測量1RM(只能完成一下動作的重量)來推估訓練重量,可能容易因為動作不熟悉以及未暖身完全而產生傷害。

單組次數

在一組內完成多少次動作即為單組次數。

次數選擇

次數和重量是相對的,使用較重的重量就只能完成較少單組次數;使用較輕的重量可以完成較多單組次數。

以總體乘積的概念來看,會建議初學者若是以肌肥大為目標的話,採用 8~12 下單組次數較容易累績到足夠的訓練總量。

總組數

以訓練肌肉來說,一般會分不同肌群紀錄,常分為:肩、胸、背、腿四大項,其中若有特別需求也能額外把手臂肌群拉出來計算,或是肩胸一起計算等等。將相關肌群的各個動作組數加起來即為總組數

總組數選擇

總組數是在設計課表時,調控訓練總量最直接的參數,一般會以一個禮拜為單位來計算。以肌肥大來說,初學者可以將每週的總組數設定為 10~20 組,會依照個人恢復及操作動作的技巧而不同。假設目標組數為 20 組,一週挑一天之內練完 20 組或一週挑兩天加總練完 20 組其訓練效果會是相同的,不過需要考量疲勞的問題,一般建議同部位一週可以分兩天來訓練,以確保每組的訓練強度不會受疲勞而影響。

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在 instagram 上追蹤 Moofin_pt 並將此文章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閱讀更多文章

醫療免責聲明

任何症狀因人而異,瞭解症狀的同時,也要瞭解如何尋求正確的醫療管道,若您的症狀短期內惡化或是長期困擾您,建議了解症狀的同時,也直接尋求專業的醫療管道,治療交給專業的醫師或是物理治療師,恢復的速度才會更快哦!

Copyright @2023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PazoPhys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