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在申請國際奧會運動物理治療師學程時,我提供了三份推薦信給官方(原先要求是兩份,但我最終提供三份),由於從決定要申請到申請截止期間只有剩下兩週的時間,因此在短時間內決定出可幫我推薦的人員與最後撰寫推薦信的效率就變得至關重要,我透過以下內容,將我這次完成三封推薦信並且成功申請上國際奧會運動物理治療師學程的經驗與你分享。
推薦信為何重要?
在申請各項學程或是學位的過程中,一定都會被要求有推薦信,推薦信的用意並不僅僅只是書面的擔保,同時也表示了個人對於正在申請的學位或是學程的關聯性,當可以尋求到相關領域或是有相關經驗人寫推薦信,也就可以一定程度提昇申請的成功機率。
從哪些層面考慮推薦人?
以我的經驗來說,我將推薦人的選項分為兩個面向,一是過往在學經驗的盤點,另一個則是校外與課外活動的經驗。在挑選的過程中,要包含考慮推薦人的背景與要申請的學位的相關性,關聯性可以不用很強,但希望盡可能挑到在既有領域當中已經有一定成績的推薦人,為推薦信署名會更有說服力。
在學部份我邀請我的母校臺大物理治療學系林冠吟助理教授(曾任我就學時的導師)替我認證在就學時期的學術成就。
校外與課外經驗我則邀請北榮復健科林醫師(也是台灣跨領域運動健康協會理事長)與台北市三民體操隊隨隊物理治療師彭治療師(同為我母校的學姐),希望提及原先我就在運動醫學領域當中的經驗與熱忱。

開始撰寫推薦信
邀請他人撰寫推薦信時,通常需要先擬定草稿,在草稿當中提到推薦人、推薦人與被推薦人的關係、被推薦人的過往經驗為何值得推薦與最終推薦理由這幾項內容。
我則藉由以下三個步驟擬定出草稿與讓最終的推薦信成形。
1. 盤點過去經驗
首先,我回頭思考這些人分別可以如何與我過往的經驗做連結,以在學經驗為例,我提出過往我在學術表現上面優良的地方,並且寫到過往與林冠吟教授一同合作過的活動與在學經驗。
校外活動則直接描述我和這兩位推薦人是在哪種場合或是活動認識,後續一起接觸過哪些活動與經驗。
經驗的部份不需要很多,只要有一到兩項就可以了,重點在於要包含上述四項重點,也就是:
- 推薦人的背景與經驗介紹
- 推薦人與被推薦人的關係
- 過往合作經驗
- 最終推薦理由
2. 結合 AI 應用
到這邊我先簡單列出符合上面四項條件的大綱,並且先將內容統整成短文,將這些短文依照下列項目分別描寫出來:
- 推薦目的(求職申請、學術申請、證照申請等)
- 收件者資訊(公司或機構名稱,若適用則包含聯絡人)
- 與被推薦人的關係(主管、同事、教授)
- 需強調的重要特質/技能(工作態度、領導能力、團隊合作、專業技能)
- 具體成就或專案經驗(成功領導專案、改善流程)
- 信件語氣(正式、半正式)
接著就可以讓 AI 幫助我們將推薦信當中的描述字句補足,並且根據希望的字數進行修正。

這邊建議每一次透過 AI 調整內容時,就要用自己的字句在重新修飾過一次,以確保文句符合自己本來就會用的用詞。
3. 溝通與對接
完成推薦信之後,可以請 ChatGPT 自己將這份文件生成檔案,也可以自己將內容複製貼上到文書編輯軟體再輸出,接著寄送信件給推薦人,等待他們的修改與回覆。
最後結果
結果就與你現在正在閱讀的這部份一樣,我成功申請上國際奧會運動物理治療師兩年的學程,說不准推薦信實際幫上我多大的忙,但我想,將推薦信準備齊全一定有所幫助。
我所就讀的國際奧會運動物理治療師學程,目前正在第一年的階段,也歡迎你繼續追蹤我,看我分享國際奧會與最新的運動醫學知識。
(在學程官網上面可以看到當年度的學生名單,看到自己的名字與照片與其他各國的運動醫學學者被擺在一起,感覺非常特別!)
